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关于教育部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

发布者:杨璇发布时间:2022-12-08浏览次数:498

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关于教育部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


根据教育部党组巡视工作统一部署,20191123日至1227日,教育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对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开展巡视,并于2020526日进行巡视反馈,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认真整改。按照信息公开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学校落实反馈意见和开展整改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明确目标,认真制定整改方案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党委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及专题会议,坚决贯彻落实《部党组和宝生同志听取2019年第二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指示要求》和《部党组和宝生同志听取巡视中国传媒大学党委情况汇报时的指示要求》精神,坚决做到狠抓落实、持续治理、适应形势,不折不扣对照《教育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对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巡视情况的反馈意见》(教巡办〔20203号)认真研究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巡视反馈整改工作方案》,并上报教育部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党委对反馈意见逐条剖析,按照要把主题教育发现问题结合起来一起整改的要求,细分成68个具体问题,并围绕问题制定了196项整改任务(措施)。

(二)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整改任务

学校党委切实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党委承担整改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抓好整改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等各项工作,要求做到整改任务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同时明确整改任务的目标要求、推进措施和进度时限。要求各分管领导对自己分管的整改工作负全责,要定期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严格要求各具体负责部门、单位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整改合力。

2020624日起,学校党委严格按照部党组指示精神和《中国传媒大学巡视反馈整改工作方案》要求,逐条对照整改台账,在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截止到目前,196项整改任务(措施)除1项正在推进外,其余均已完成。

二、具体整改举措和落实情况

(一)加强政治意识,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和贯彻落实决策部署问题

1.抓实政治学习

1坚持问题导向,将文件学习落实与解决学校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过程评价,做到学习真交流、真碰撞、真检视,实现有收获,做到有记录;创新学习形式,通过组织现场参观教学,实现沉浸式、感悟式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管理办法。

2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直属系统建立一线规则的意见》(教党〔201945号)要求,制定并实施《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建立“一线规则”的实施细则》,明确每个校领导至少联系1个党支部,制定了校领导每学期深入支部参加活动计划和校领导调研指导学院工作计划。

3认真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各基层党组织按时报送月度政治理论学习落实情况反馈的要求。

4)持续完善民主治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更新治理理念,提升治理能力,坚持以科学治理为总要求、以民主治理为根本保证、以依法治理为基本规范,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契机,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5)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系统谋划人才队伍建设,印发《中国传媒大学人才队伍发展规划(2019—2023年)》等系列文件,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举措。进一步完善中青年人才分类培养体系。

6)学部与院系管理体制调整到位。深入查找学部与院系体制调整不到位的问题症结,加强顶层设计,根据落实情况调整和优化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取消除新闻传播学部、艺术学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之外的其他学部,优化现有学部职能。

7)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创新职称评审体制机制。坚持分类评价,多维度创新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细化教师分类,突出教育教学成效,减少科研要求。破除“五唯”,不设限制性条件,同时强调学术成果的代表性和高水平。单独设立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单独设置非通用语专业教师职称评审条件。进一步完善健全教学型教师职称评审体系。构建青年教师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8前瞻性思维提升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并形成新的学科专业目录。制定了体现一级学科特色、反映一级学科发展趋势的培养方案,强化课程体系建设,严格流程管理,加强过程监督。建立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专家库,要求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员会委员覆盖所有答辩场次,监督答辩程序。严格落实校、院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制度。在导师管理方面,对于超龄或退休前不能完整培养博士生的导师不再聘任;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兼职教师和退休教师名下在读博士生更换导师,或配备校内在岗责任导师;严格审核兼职博导聘任,由学校统一统筹,严控兼职导师聘任指标。完善导师选拔评审体制机制,实施导师资格评聘分离,破除导师终身制。实行“代表性成果”“双向匿名评审”的评选制度。对超期在读研究生进行提前预警,在学位论文各环节抽查工作中重点严密监控。

9)完善制定新的《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创作奖励办法》和《中国传媒大学关于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配套的管理办法》,扭转科研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倾向,鼓励长期积累产出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落实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10)落实人才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博士后储备人才、外籍人才、兼职人才等分类分层管理和评价制度,完善各类传媒人才遴选和聘用管理办法;立足国家需求,结合传媒特色,明确新时代新闻传媒领域人才的分类选拔、使用和评价标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积极推进人才评价改革,系统性、创造性提出了“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的“十字方针”,有效解决了破“五唯”中破与立的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人才评价的中传方案,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贡献了中传智慧。

11)通过目标牵引制定覆盖全员、全部门的目标考评制度,分类制定各类型各岗位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突出分类评价和分类考核,采用灵活、适用、弹性的考核指标。

12)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的高度,对监督执纪问责、政治生态加强研判,为党委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认真梳理学校违纪违法案件,总结案发规律、风险隐患,注重发挥好“红红脸、出出汗、治治病、排排毒”的作用。将对照近些年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查摆自身问题列入工作计划,纳入到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工作方案中。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3)全面落实校领导讲授思政课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校领导上讲台讲授思政课方案,明确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2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1次。

14)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将其列入“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树立“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专业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联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15)加大力度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思政+作品思政+活动思政”大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形成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注重课程载体优化,发挥示范课程引领作用。在保证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将思政内容贯穿于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培养方案、教案设计等各个方面。树立标杆,切实发挥已立项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启动“课程思政”院级示范课程建设,强化各系主体责任,以点带面,推动“课程思政”全面进课堂;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深度挖掘典型案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推进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评选“最美课堂”,充分发挥名师名课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传媒特色,积极运用多媒体形式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师生互动,继续推进“思政双师课”改革。以培育示范课为牵引,打造一批思政名师、名课,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

16)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一人一策的模式,支持教师参加学习培训、访学研修、科研项目和实践锻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组织“课程思政”专题交流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线上培训,邀请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开展主题研讨和集体备课,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继续做好思政课教师招聘和人才引进工作,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尽快补齐缺编岗位。调配增加马院办公面积,实现同楼学院之间会议室和图书资料室共享共用,解决思政教师办公难的问题。

17)发挥教学督导作用。建立有效的督导评价、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教学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8)统筹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明确牵头单位。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根据部门职能定位,明确党政办公室和教务处为牵头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台账式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学校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部门学院协同联动、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由牵头单位负责,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科研处、人事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任务,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由学工部(处)牵头,其他部门单位协同,建立以“德智体美劳”为核心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19)强化“为党培养喉舌”教育意识。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课程的内容引导,强化专业相关课程的马新观教育,并落实成为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和实践。继续落实好开学第一课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将马新观的理论与实践端口前移,融入到学生活动和课外实践中。加强学生家国情怀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强化喉舌意识和思政意识。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课程建设,形成课程体系。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论述作为教职工培训和政治学习专题内容,帮助教职员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政策素养和网络媒介素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社会言论负责任”,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0)加强网络媒体信息发布把关。制定完善网络工作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谁主办,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原则,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压实主体责任;全面摸排掌握校园网络媒体现状,包括师生大V及有影响力个人媒体,加强监管指导。

21)强化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深入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中国传媒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修订)》,根据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和职业能力标准,健全月考核、学期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切实发挥目标考核的激励作用。完善辅导员职称评审,在评审条件和指标上给予倾斜。将辅导员职称评审工作纳入到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专班工作中,由校长主抓,人事处牵头,结合最新国家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从学校发展的角度,与学工部和相关单位密切联系,共同完成了辅导员职称评审制度的修订工作。加大辅导员进修培训力度,对于辅导员在职进修培训给予政策倾斜。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问题

1.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22加大廉政廉洁知识宣传与案件警示教育,编制警示教育材料,指导基层单位和党组织加强学习、自我检视,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会同财务、审计、法务等部门加大对资产公司经营性单位的监管。加大问责力度,对“一岗双责”认识和落实不到位的单位精准问责。

23)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不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继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确保学校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确保广大教职工时刻保持警醒,履职尽责,为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对驻部纪检监察组交办案件进行审查,并结案。

24)制定《关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运用“第一种形态”提出了明确要求,努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体系建设。组织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印发的《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明确要求、厘清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25)不断加大干部监督管理力度。先后出台或修订干部监督管理制度10余部,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专项培训、严格审核把关双管齐下,不断提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个人事项核查一致率不断提升,及时报告事项、出京审批报备、证件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26)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强党委教师工作部建设,健全完善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修订)》《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国传媒大学师德考核实施办法(修订)》《中国传媒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国传媒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细则》等制度文件。加强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师德师风相关制度文件和精神的宣传贯彻,积极引导教师充分认知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严守师德师风底线。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培训,将师德师风培训纳入学校教师理论学习计划,定期开展线上线下、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形式的培训,通过全员学习,强化正面引领,引导教师以德立德、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严格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牵头部门明确、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对反复出现师德师风问题学院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负责人加强问责。

27)强化纪检监察、巡察队伍力量。选配好纪检委员,进一步调动纪委委员、纪检委员力量,发挥监督作用。推行二级纪委试点工作,特别是对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或廉政风险多的部门、二级单位先行先试。成立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为学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日常办事机构,是学校党委的工作部门。建立巡察工作人才库,制定巡察干部培训计划,提高其从政治上查找问题的能力。

2.落实纪委监督责任

28)深化“三转”。按照教育部要求,通过精简纪委书记、副书记和纪委办公室参加的议事协调机构,确保纪委作为监督的专责机关聚焦主业的政治属性,强化了监督执纪问责主要职责,在更好地履行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基础上,更有力的协助党委开展政治监督工作。

29)强化“一案双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一案双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一案双查”工作重要性和规范性,细化工作原则、方式方法和适用情形等。进一步明确“一案双查”要求,对相关人员所在学院党组织及党组织负责人进行问责。

30)加快一体推进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有效降存量、遏增量。着力构建以典型强意识、以制度促规范、以会诊抓管理、以培训带队伍、以机制正生态,形成具有中传特色的“讲规矩、守纪律、知底线”廉政廉洁、警示教育机制,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切实有效地发挥执纪审查的治本功能。出台警示教育活动方案,编制警示教育材料,发挥日常监督作用。

3.扎实推进作风建设

31)强化“一线规则”意识。按照教育部党组《关于在直属系统建立一线规则的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建立“一线规则”的实施细则》。严格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单位。在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的基础上,拟定了两会的实施细则,对会前的申报议题把关、议题单内容、会中审议的材料、列席人员的确认和会后事项督办等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进行具体的规定。

32)细化管理,避免责任事故。针对制度建设、日常管理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推动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健全了内容和流程审核、发布等制度机制。加大问责力度,精准审慎运用问责,促进干部和部门履职到位。

33)合理配置资源。制定《中国传媒大学实验室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实验室准入与退出机制,推进建制实验室建设工作,有效整合实验室资源。调整优化学校空间资源,努力实现学科集群、学院相对集中的教学、科研、办公格局。争取其它建设资金,开拓各种实践实验教学资源,逐步解决各种供需矛盾。

34)积极回应教职工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不断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努力改善财务状况,逐步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建立解决教职工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会商机制,定期向教职工反馈民生问题解决的进度及存在的困难。重视并解决职工家属院安全卫生问题隐患,除家委会日常门口值班外,安排保卫处保安员加强门口值守,加强小区内流动治安巡逻,协调资金给南北家属区增加购置灭火器及器材箱。加强与属地乡政府、社区协调联动,发挥治安联防志愿者的作用。北里2号院污水改造项目已于2019年立项并于当年11月完成施工。

(三)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问题

1.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5)修订并印发了《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按照部党组精神修订党委全委会议事规则并严格落实。据新修订的议事规则,优化党委常委会议题申请单,健全和优化常委会会前、会中和会后相关议事流程。把好议题关,提高党委常委会的议事效率和决策水平。加强工作督办落实,督促班子成员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和会议决定。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要对个人在管理精力投入、工作担当精神方面做出总结。

36)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一把手”调查研究和听取意见。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线规则”,主动深入课堂教学、科研一线,深入分管部门、联系单位开展调研。坚持每周一次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和校领导学期听课制度。坚持学校主要领导定期与引进人才、学术骨干、青年教师、离退休同志等进行交流的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在全部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不定期参加基层教职工和学生党支部活动,紧扣分管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对校领导班子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民主监督作用,定期听取工会、教代会反馈的意见与建议。

2.加大党委抓基层党建力度,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37)学校党委聚焦基层党建“上热中温下凉”这一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强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探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工作体系与机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创新性提出“保持上热、加热中温、解决下凉”十二字方案,构建“三根支柱立党建、百根柱子固党建”工作机制,形成学校党委统揽全局,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党委教师工作部、机关党委、学生工作部齐抓共管、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履责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初步建构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传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38)创新打造专职组织员育、选、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党的建设提供重要组织保障。专职组织员实行职员制,各级专职组织员享受同级职员待遇,不占领导职数。打通组织员队伍和其他序列队伍的壁垒,实现组织员职级和管理职务的互认互转。支持具有丰富党建或思政工作经验的中层领导干部转任专职组织员,并严格实行年度考核,既激励了资深党务工作者发挥传帮带作用,也有力推动了组织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39)制定党务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规划方案,强化分层分类培训,注重抓党建业务能力的提升,并做好相关实施工作。

40)严格执行《北京高校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党支部书记考核激励办法》,大力支持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作出更多贡献,对纳入考核激励范围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考核称职的,全额发放激励奖金。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组字〔201916号)精神,形成长效机制。关心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和成长,在政治上给待遇、工作上给平台、发展上给空间、经费上给支持、作用发挥上给氛围,切实增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吸引力和职业成就感。

41)督促二级党组织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北京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并将制度建设完成情况和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基层党组织抓基层党建述职考核评议工作中。

42)严格落实《中国传媒大学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办法》(中传党组字〔201985 号),对党费缴纳和使用情况进行集中排查,对半年缴纳一次党费和党费使用效率低下的二级党组织进行提醒、警告。

43)严格组织生活。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院(系)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师生党支部工作制度(试行)》,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监督指导,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检查、督促党支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各项任务,严格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开展落实,进一步抓实“一规一表一册一网”的运用,形成定期自查、随机抽查、以查促改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把落实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情况作为学校巡察的重点。

44)发展教师党员计划单列。转变工作观念和思路,积极主动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尽早发现、尽早培养、积极感召,另一方面要做好政治引领,强化思想入党,严把发展党员政治关。

3.做好选人用人工作

45)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干部任选程序。

46)对照《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调研论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中层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方案》。

47)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系统谋划。进一步增强机构设置与干部职数规定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严格执行按职数配备干部,实施干部队伍的总量控制。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则,不断加强对岗位设置的科学论证,明确岗位职责,在选拔和任用干部要充分酝酿,提高人岗相适性。修订并严格执行《中国传媒大学中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彻底规范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任用条件、工作程序、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酝酿协商、讨论决定、公示任职、干部考核等方面的程序。加大干部监督管理力度。在党委组织部下设干部监督科,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修订完善干部监督管理相关的工作制度,强化干部监督管理的规范化运行机制。

(四)落实巡视、审计、主题教育整改问题

1.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48)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按照教育部和学校对校办企业强化监督管理的总体要求,对校办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并结合校办产业管理实际,对已有校办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修订《中国传媒大学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中国传媒大学校办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实施办法》《中国传媒大学校办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规定》等10项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合同管理系列文件,对学校所有合同签订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从合同签订到督办的闭环管理体系。

49)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全面加强财务风险监督。

50)加强对后勤等重点领域监管。印发中国传媒大学修缮工程及货物、服务类项目管理系列文件,制定了后勤保障处内部工作细则,重点规范项目申请、决策、审批和采购行为。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问题检视及整改

51)将主题教育检视的问题特别是尚未完成的问题,与巡视整改结合起来,进一步深挖思想根源,避免以客观原因代替主观问题、以工作问题代替思想问题、以下级问题代替自身问题等现象。

52)强化整改力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形成学校党委、工作组、主责部门三级督办机制,在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确保整改精准,落实有力。

53)加强学校党委对“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查找出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问题清单,并提出相应举措。积极挖掘“双一流”学科资源优势,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多方合作,拓宽学科建设经费筹措渠道。

(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及整改情况

1.思想政治建设方面

54)形成制度化的督办、督查和问责机制。明确贯彻落实上级和学校党委重要工作任务的督办、督查职责归属,在党政办公室设立督办科,专责上级和学校党委重要工作的贯彻落实督办、督查。研究制定《中国传媒大学督查督办实施办法》。

55)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攻坚克难的本领和能力。校领导带头梳理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的难题,明确难题的难处、研讨克难的方法,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能力意识、实干意识,协作意识、规矩意识。从思想上、行动上、制度上进一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做“奋进中传”新时代的奋斗者、实干者。

2.教育教学方面

56)着力解决小语种专业发展及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大力引进小语种专业高质量人才。优化教师发展机制,引育结合,专兼结合,本土招聘与全球招聘相结合,长期聘用与短期合作结合,制定政策并支持聘用高水平外籍专家。合理、科学地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避免出现职称结构性的失调。在职称评定方面对小语种专业教师有一定倾斜政策,根据小语种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多元化的教师评价和职称晋升标准。明晰小语种专业教师的职称晋升通道,降低论文数量和级别要求,适当降低项目要求,更加强调专业教材以及教师参加外事活动经历。支持小语种专业教师积极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学校资助项目等赴对象国家访学研修,并且鼓励教师在国外访学研修的同时,探索与对象国合作一同建设本专业的路径,介绍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同时,立足于师资培养,鼓励、帮助小语种专业教师在国内外提升学历学位。建立跨院系、跨学科合作研究交流平台,帮助引入相关各级科研项目,让小语种专业教师发挥外语特长,开展“一带一路”国家相关研究。

57)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系统性颠覆重构,完成一系列相关文件及实施细则的制定,全面覆盖招生、培养、学位、导师评聘、质量监控、学科与专业设置等各个环节。在全国率先召开研究生教育大会,全面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正式发布涉及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全环节的系列改革制度文件,吹响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冲锋号,有效破解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弱点、盲点问题,树立了正确科学的研究生教育导向,为高质量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3.国际交流合作方面

58)让外事更好地服务于内事。改变职能定位,实现从“服务型”职能向“统筹型”职能的转化。改变战略部署,建立全校范围内的外事工作联动工作机制,并在完善、深化国际化发展考评体系的基础上,激发各教学科研单位、各职能部门国际化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调整发展重心,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双一流”学科建设,将资源优先配置给具有较高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教学科研单位与教学科研人员,助推相关学科更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体现国际化特色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为重点,引进高质量外籍师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和宽广国际视野的本土师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吸引更多优质国际生源来校深造。以国际科研为辅助手段,与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机关部门下设的相关国际交流科室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学校大外事的功能,通过建设国际期刊、建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等工作,更好地助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59)简化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流程,提高交流质量。搭建了数字化审批平台,建设学生派出在线审批系统,积极推进境外大学或机构相关人员来访接待和讲学的审批信息化建设。

4.学生工作方面

60)着力解决学生社团存在的娱乐性突出,思想性、学习性不够等问题。全面加强党团对于社团的政治指导,修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社团管理规定》,通过制度规范社团管理的工作机制推进社团内部制度建设。定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组织社团联合会、社团骨干学习“习总书记回信寄语高校毕业生”,引导学生社团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初步建立起“责任单位—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的管理体系,依靠责任单位、指导教师、社团联合会三级对学生社团进行方向指导、专业指导与具体指导,以此推动学生社团自我服务、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态和氛围。

5.财务管理方面

61)简化办事手续和流程。强化财务制度建设,配合学校科研、采购、合同等制度的修订,进一步梳理财务制度、优化办事程序。推进学校信息一体化建设,打通财务与业务系统,充分实现业财融合、数据共享,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财务数据。依托学校OA平台建设,全面推进财务业务线上审批和财务档案影像化等,并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从让师生少跑路到不跑路。制定财务报销手册和财务核算手册,推进财务办事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标准统一、流程透明、办事高效。进一步发挥财务联络人作用,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多种手段加强制度的宣传和解读,推进财务精准化服务。

6.科研管理方面

62)进一步简化科研流程。将原文科科研系统和理工科科研系统的数据合并,健全并完善项目管理、成果管理、成果网推、考核奖励、基础平台、基础资源、经费管理等功能。实现了校级项目的线上申报、线上专家评审、线上立项、线上中期检查和结项,全流程无纸化,精准便捷。建立了校内外专家评审库,随机抽取专家进行评审,保障了校级项目遴选的公平公正。实现了纵向项目线上立项结项,以及调整预算、变更成员、申请延期等事项的线上审批;实现了横向项目合同签审、立项、中检、结项及变更的线上审批。实现了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提交电子版登记材料,由系统进行存储,无需提交项目和成果纸质版材料。实现了科研用途的学校公章、法人证书复印件科研处公章使用、外协经费、科研合同用章、科研机构用章等线上审批流程。修订并实施了《中国传媒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中传财字〔2019175 号,全面简化了预算调整、报销支出等“报销繁”的手续。实现了系统登记科研机构信息,对接教育部统计数据。制定并实施了《中国传媒大学科研机构设置及目标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和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推动科研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7.后勤保障方面

63)完善采购机制,避免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风险。成立后勤保障处食品安全监管小组,对合作经营餐厅进行监督,不定期进行检查。成立后勤保障处饮食服务中心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小组,定期对各餐厅进行检查。通过延长就餐时间措施缓解餐位资源不足的问题。

8.信息化建设方面

64)“一表通”方面,实施一张表工程,在现有主数据平台基础上,梳理并规划数据流向,构建架构灵活、使用方便、数据丰富、自主管理的数据填报及服务平台。“信息平台”方面,构建新一代协同办公平台,使公文管理、信息管理、会议服务管理、督促检查、移动办公以及平台性能等方面得以全面提升,满足日常办公的需要。“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方面,实施无线网三期工程,完成校医院、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校园重要室外区域的无线网覆盖。“档案数字化”方面,搭建档案管理平台,将现存的综合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生成标准的数字化利用数据库,实现对档案的综合管理。

三、着力持续推进解决的问题

辅导员队伍缺编问题

学校将持续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在年度公开招聘中最大限度优先保障辅导员队伍的招聘。与此同时探索专兼职相结合的模式,发挥兼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严格执行辅导员岗位服务年限要求,稳定队伍。


学校将以整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基础,继续把巡视整改工作与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的推进、与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结合起来,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改革和发展,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方式:电话010-6577938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巡察办公室;

电子邮箱:jiwei@cuc.edu.cnxuncha@cuc.edu.cn




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

                                              20221122

26